“2021年3月,木兰溪综合治理写入国家‘十四五’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,这为综合治理木兰溪向上争取政策、技术、资金支持以及融资、招商等提供了重要的机遇。”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,郭国成委员代表民进莆田市委会作《关于加快生态绿心建设提升我市城市品质的建议》的发言。他说,生态绿心作为木兰溪流域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加快推进其?;だ茫唤銮》昊銎?,同时对提高我市城乡品质具有重大意义。 莆田生态绿心位于主城区的地理中心,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,约为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6倍,纽约中央公园的20倍,与国内外著名的公园相比,其规模具有很多优势。绿心内部现状共有52个村庄,户籍人口18.76万人,常住人口15.34万人。区域内水网纵横密集,水系发达,现状水域面积约为3.95平方公里,低洼地面积约为2.5平方公里,可蓄涝区面积为6.45平方公里;农田约30.35平方公里,占绿心总面积的49.43%,是莆田主城区的天然蓄洪区,是莆田的主要粮仓。河网两岸遍植荔枝,是莆田独具特色的“木兰风光”集中体现。区域内有271处具有?;ぜ壑档墓咆?,23处文保单位、33处历史建筑、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、1个省级传统村落,8个进士村,还拥有白塘秋月、宁海初日、江东梅影等莆田二十四景自然景观,文化底蕴深厚,自然景观丰富。在这里,集中体现莆田“山水林田湖?!蓖昝廊诤系挠旁阶匀毁鞲?;历经千年的传承,大部分村庄风貌格局保存完好,也有最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,闹元宵、赛龙舟等,承载着兴化儿女浓浓的乡愁;莆田先民们御咸蓄淡、围海造田,抗击洪涝灾害,应对极端气候,谱写着莆田人民敢叫沧海变桑田的顽强意志;莆田先民们顺应自然,开垦种植,开拓创业,发展手工,制鞋业、家具业蓬勃发展,汇聚着莆人莆智的创业精神。 郭国成说,生态绿心?;た⑸绦氖羌邢敖阶苁榧侵嗡砟畹纳凑眨?/span>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,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,是传承莆仙文化、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,是提升莆田旅游品位、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空间载体,是保障粮食安全、提高莆田人民福祉,不断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,是民心所向、民心所系。 郭国成认为,目前生态绿心主要存在的问题有:保护与建设的理念尚未达成共识,城市开发与村庄建设导致?;ぱ沽υ龃?,部门与地方工作合力不足,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短板明显。为加快推进生态绿心?;だ茫ㄒ橐帕ν平?/span>“1234”工程。 尽快建立“一套”规划体系。规划是龙头,?;だ蒙绦闹氐阋⒁惶淄晟频墓婊逑?,做到“一张图”,指引绿心保护利用管理。一是要开展《莆田市生态绿心?;び肜米芴骞婊菲拦溃徊叫薷耐晟?,尽快完成编制批复;二是要尽快启动《绿心年度体检和规划实施评估》《绿心总体发展策划》《绿心乡村振兴总体规划》《绿心历史文化遗产?;び氪凶ㄏ罟婊贰堵绦乃嫡渭八辖煌ㄗㄏ罟婊贰堵绦木肮鄯缑蔡嵘ㄏ罟婊贰堵绦慕诮ㄉ韫婊贰堵绦钠舳晗干杓啤返认低彻婊嘀?。 努力创建“两块”世界品牌。一是在2017年莆田生态绿心?;ば薷聪钅炕竦谩爸泄司踊肪撤独薄钡幕∩?,加强生态绿心水系治理、环境保护、人文挖掘,高质量?;だ蒙绦?,力争到十四五末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。二是借鉴泉州成功申遗经验,充分依托福州大都市圈建设,加强区域内农耕文化、水利灌溉系统文明的挖掘,为我市乃至福州大都市圈申报世遗创设基础。 精心保护好“三脉”。一是保护荔枝林带,延展城市“绿脉”。加大古荔枝?;ちΧ龋允髁涑倌甑睦笾械羌侨氩峒肮遗票;?,开展大龄荔枝树?;ぱ芯俊6亲酆现卫硭?,重梳城市“水脉”。全线截污清淤,切断污染源,有效改善水质??⒕匪下糜蜗呗?。三是?;だ吩?,传承城市“文脉”。全面开展历史文化遗产普查登记,做到空间全覆盖、要素全囊括,重点加强古陂古渡等古水利设施考古挖掘,构建历史文化名城、名镇、名村(传统村落)、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、历史建筑、历史地段,与工业遗产、农业文化遗产、灌溉工程遗产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地名文化遗产等?;ご杏谢逄逑怠?/span> 尽快完善“四个”体制机制。一是建立管理机构。借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模式,由市政府设立莆田市生态绿心?;だ霉芪?,负责统筹、协调、指导和监督生态绿心?;ぁ⒗煤凸芾砉ぷ?。管委会设立生态绿心管理机构,具体负责?;?、利用和管理工作。二是完善投融资机制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,面向国际国内招商引资,引入新业态。其中可依托农村土地确权,盘活农村经营性土地,引导农民入股。清理农户“一户多宅”,进行产权转移,盘活现有建筑,有效合理利用。据调查,绿心内一户两宅以上的占比为40%以上。三是建立智慧城市示范区。借鉴福建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先进做法,建设生态绿心智慧管理??椋扇胫腔鄢鞘泄芾砥教?,内容可涵盖生态环境、历史文化遗产?;?、交通旅游、管理运维、城市安全等等。四是科学建立项目管理体系。生态绿心?;た⑹且患蚪ソ南低彻こ?,既要本着“久久为功”的思想,科学确定利用强度和建设时序,也要拿出“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”的劲头大力推进,为提高我市城乡品质做标杆。(时报记者 郑育?。?/span>
|